提防儿童传染病爆发 —— 随着教育局宣布复课,加上暑假临近,小朋友的社交生活渐渐增多。除了继续注意防疫外,全科医生苏勇柏医生提醒家长也要留意儿童因病毒感染而较容易引致的疾病。

手足口病

踏入夏天,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以往本港卫生署于这段时期也会录得个案有上升趋势,或曾有幼稚园、小学出现小型爆发。病因主要由肠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和EV71型肠病毒)而起,透过直接接触到患者的排泄物、呼吸道飞沫或玩具等传染;而接触患者身上穿破了的水疱亦能感染。此症主要出现在五岁以下的幼童身上,由于传染性颇高,所以很容易在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做成爆发性传染。惟成人也有机会患上此症,容易与小朋友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家长要加倍警惕。

家长可留意子女有否出现发烧、身体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病征,或于手掌、脚掌及口腔三个主要部位,甚至臀部及生殖器官附近长出皮疹、水疱;皮疹大多不痛不痒,水疱则会逐渐收干结痂,只要护理得宜,消退后一般不会留有疤痕。而于患者舌头、口腔黏膜、牙肉及上颚位置出现的红点状水疱,则会慢慢变成溃疡,令患者感到疼痛并影响进食、吞咽。

大部份病征会于 7 至 10 日内消散,患者一般可自行痊愈,身体亦会对是次感染的肠病毒产生抗体。不过,因肠病毒种类繁多,病愈后亦有机会再患上由其他肠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若患者出现持续高烧、手脚乏力、因吞咽困难以致出现脱水或体重下降,甚至反覆呕吐、抽搐、神智迷糊不清、持续嗜睡等,则需尽早求医,按情况安排住院检验及治疗。

玫瑰疹

玫瑰疹也是常见的儿科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及7型(统称为玫瑰疹病毒)所致。此病症的感染途径跟手足口病相似,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受污染的物件而感染,潜伏期由 5 至 15 天不等,在这期间虽然患者未出现明显病征,但其传播性最高。

大多数婴幼儿患者于两岁时发病,起初会持续发高烧 3至 5天,退烧后颈部、身躯、以至四肢会出现不痛不痒的红疹(此时病毒的传播力已减弱),持续一至两日后会退却痊愈。

一般而言,玫瑰疹甚少引发严重并发症,大部份患者病情会自行好转,只需若干纾缓症状的治疗。惟高烧期间,儿童有机会出现发烧抽筋(又称热痉挛);家长要保持警觉,一旦发现孩童出现反白眼、手脚抽搐等情况,应立即求诊。

皮肤疣

此外,家长趁假期带子女前往游乐场、波波池、游泳池及更衣室等,往往是最易感染疣病毒的场所。尤其是因为儿童的抵抗力较成年人弱,又喜欢随处触摸探索,更加容易”中招“。

皮肤疣具传染性,是因“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产生的良性皮肤增生,除了可透过直接接触感染,一些间接接触,例如:与患者接触共用球拍、地板、毛巾和滑鼠等也有机会传播病毒。其实不论成人或儿童,抵抗力较差的话更易受到感染,因此若同住家人是皮肤疣患者,小朋友感染疣的风险亦大增。

HPV 的潜伏期可长达数月,因此接触到病毒之后,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形成肉眼可见的疣。少部分疣有机会自行消失,但也历时数周至数月。疣存在的时间越长,愈难自行消失,若果没有及时处理,有机会愈长愈多甚至传染他人。

由于皮肤疣与其他皮肤问题(例如油脂粒、鸡眼等)相似,一般人未必能辨别,应咨询医生意见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坊间的皮肤疣治疗方法林林总总,有人会尝试购买疣药膏、疣药水,甚至冷冻棒,自行处理问题,结果弄巧反拙,胡乱用药在孩童身上就更危险了!

预防方法

家长除了要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还要教导小朋友提防感染具传染的疾病。可参考以下建议︰

  • 注意个人卫生
  • 勤洗手或用消毒搓手液清洁双手
  • 保持均衡饮食、恒常运动、充足睡眠,有助增强免疫力
  • 避免赤脚行走
  • 切勿乱摸街上物件,接触后应即时清洁
  • 家长需要经常清洁和消毒小朋友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99 稀释家用漂白水消毒,待30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

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苏勇柏医生

原文刊载:
https://www.mameshare.com/

写一个评论:

*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Member of © 2020 柏贤医疗 All rights reserved.

立即查询
立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