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保险代理的John一脸愁容前来求诊。他透露自己一向被朋友称为「酒筲箕」,怎料最近在公司联欢晚宴「老猫烧须」,豪饮几杯烈酒后,胃痛兼呕吐大作,上腹位置更痛至抽搐,需立即往急症室求诊。虽然胃痛经诊治后得以纾缓,但酒后严重呕吐不适则属首次,故咨询医生意见,打算做详细身体检查。
医生安排John先接受胃内窥镜检验,结果发现他的胃壁出现糜烂,或因长期过量喝酒刺激胃壁所致。得知John几乎每晚饮酒,医生担心其肝功能受损,建议他除了抽血化验,亦应接受肝脏超声波检查及肝纤维化扫描,前者可判断肝脏结构有否异常,例如长有水囊、肿块等;后者则有助评估肝脏脂肪含量及纤维化程度。结果显示,他的肝脏脂肪比例偏高,属脂肪肝患者,幸好尚未出现肝纤维化。
John以为中央肥胖人士才会患脂肪肝,其实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大类,有喝酒习惯人士患上的脂肪肝多属于前者。此外,他明明习惯喝酒前先吃解酒药「打底」,为什么依然伤肝呢?事实上,解酒药只可短暂纾缓宿醉不适的症状,根本没分解酒精之功效。要真正解酒,还需依靠肝脏分泌一种可解酒的肝酵素,才能有效地将酒精的有害代谢物质乙醛进一步分解。
可想而知,过度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有碍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等重要功用,引致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甚至诱发急性胰脏炎。医生劝John必须减少饮酒,以免胃壁再受刺激及让脂肪肝恶化;且要配合控制饮食及恒常运动,维持适中的血糖、血脂水平,并要定期覆诊和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肝脏健康状况。
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苏勇柏医生
写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