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退化

(Available in Chinese version only) 提起「退化性膝關節炎」,總會令人覺得是老人病,但此症有年輕化趨勢,相信與近年運動風氣盛行有關。Macy 是長跑和行山愛好者,對自己體能滿有自信,最近因練跑扭傷而膝痛,經過 X 光及磁力共振檢查後,醫生判斷她患上退化性膝關節炎。她不敢置信:「退化?我才剛 40 歲而已!」   此病的確年紀愈大愈普遍,尤其好發於年長或停經後的女士身上,不過像 Macy 般的中壯年患者也愈來愈多。患者膝蓋可出現腫脹、發熱及痛楚,上落樓梯時會感到痠軟乏力,屈曲伸直時更可能出現「卡」的聲響或摩擦感覺;嚴重者會呈「O 形腿」,膝關節無法合攏。

除了先天因素如基因、骨架異常之外,後天因素如過重、錯誤姿勢亦令許多人承受關節痛楚,最常見的例如站立時歪向一側、經常跪着做家務等;長期勞損如經常搬運重物、女士們長時間穿着高跟鞋等也是高危因素;因運動而造成膝關節損傷,亦是較年輕患者的常見病因。

很多患者以為「換膝蓋」是唯一方法,甚至是「冇得醫」,其實針對此症的療法不少。症狀輕微者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紓緩病情;較嚴重者也不需要擔憂,最重要的是趁惡化前求醫處理。較為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治療、服用營養補充劑如葡萄糖胺和軟骨素、注射類固醇、手術置換膝關節等。近年亦有許多新式療法出現,相對安全快捷、副作用少。例如透明質酸注射可以重新補充膝關節中減少的關節液;富血小板血漿治療、細胞因子治療法則利用自身體內物質,激發自體修復和再生功能。

雖然此症可因運動損傷而導致,但適量運動有助鍛煉肌肉以保護關節,並維持軟骨的正常運作。因此大家應該保持適量運動,只是要注意其方式和姿勢;游泳、散步、騎單車等運動,既可增進骨質密度,亦對膝關節的衝擊較少,大家不妨一試。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

原文刊載: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2462915/%E9%81%8B%E5%8B%95%E4%B8%8D%E7%95%B6%E8%87%B4%E8%86%9D%E9%97%9C%E7%AF%80%E9%80%80%E5%8C%96

Write a comment:

*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Member of © 2020 PY Medical. All rights reserved.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