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ilable in Chinese version only) 在女士眼中,「子宮下垂」似乎是一個嚇人的詞語,其實它是「骨盆底器官脫垂」的統稱,意指骨盆底器官(子宮、陰道、膀胱及直腸)失去支撐而脫離正常位置,以至下墜或突出,患者會感到不適,影響夫妻關係和社交生活。

為何會出現子宮下垂?此症常見於50歲以上的婦女,不過亦有30多歲的患者,曾多次分娩、嬰兒出生時重達4公斤以上者;因難產需要用吸盤或產鉗分娩的女士,也屬較高風險類別。少數先天骨盆底肌較弱的人士,即使未曾生育,亦可能有此現象。此外,有便秘、哮喘、咳嗽,以及長期提舉重物的女性,患此症的風險亦會提高。

骨盆底器官脫垂症狀種類繁多,視乎脫垂的位置及程度,但常見的包括下陰感到有腫塊突出或沉重不適、下背痛或行房困痛等。部分人會感到小便無法完全排清,若連直腸也下墜而出,便會感到大便排不乾淨,通常症狀於躺下或早上時得以紓緩,站著或晚上時則較明顯。部分患者會擔心是否得了婦科癌症,如子宮頸癌或陰道癌等。醫生對此不難分辨,因子宮頸癌無法摸出,只有出血現象;卵巢癌會出現腹水、腹脹;陰道癌則會呈凹凸不平、流血現象等。

影響腎功能

除了產生不適外,子宮下垂也可引起尿液倒流,導致腎臟功能受損,嚴重更可引致腎衰竭,實在不容忽視。

醫生將根據脫垂位置及嚴重性,決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主要分為非手術和手術治療。前者利用陰道托將脫垂的器官暫時支撐,適合欲保留子宮的婦女(如打算日後生育),或身體狀況不適合接受手術者,惟情況太嚴重時亦難以承托。陰道托以PVC或矽膠製造,需定時更換,而長期配戴也可能壓傷陰道,引起出血及影響房事進行 。

新式手術成功率高

手術則主要為經陰道切除子宮,再加上骨盆底修補術,適合不再生育的婦女。少部份病人經過醫生的評估,也可以選擇一些保留子宮的修補術,如曼徹斯特修補術。此等手術雖可保留子宮,但術後並不建議再懷孕。

由於患者骨盆組織已受破壞,即使完成手術,餘下器官仍有機會再脫垂,故患者必須同時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如避免提舉重物,防止便秘和長期咳嗽等。子宮下垂並不會自行痊癒,身體機能亦會因年紀增長逐漸下降,如發現症狀出現,應盡快求診及治療,以重拾正常生活。

Dr. Chan Wing Yin, Vivian

原文刊載:
http://www.easypama.com.hk/pregnancy/art/20180626/20573/

Member of © 2020 PY Medical. All rights reserved.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