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2023/24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疫苗资助计划」已于2023年9月28日展开,而「政府防疫注射计划」、「季节性流感疫苗学校外展(免费)计划」及「院舍防疫注射计划」亦于2023年10月5日开始。专家呼吁幼童、长者及高风险人士宜尽早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冬季流感大爆发。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Seasonal influenza ,俗称流感)是由多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引致的呼吸道传染病,本港最常见的是H1N1及H3N2两种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香港全年都会出现流感病例,一般来说,每年的1月至3月及7月至8月为高峰期。
病征:
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痛、头痛、肌肉疼痛及全身乏力,亦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一般会在7天内自行痊愈。咳嗽通常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但发烧和其他病征一般会在5至7天内自行减退。
免疫力较低的人士或长者一旦染上流感,病情有机会比一般人更重,同时有可能出现并发症,例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时更可导致死亡。
流感有机会引发的并发症:
- 支气管炎
- 肺炎
- 鼻窦炎
- 中耳炎
- 心肌炎
- 脑膜炎
- 菌血症及败血病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包括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另外,如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亦可感染流感。
病毒潜伏期一般约为1至4天。传染期可在病发前约一天,至病发后5至7天内感染他人。至于幼儿,或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人士,其传染期甚至会更长。
流感快速测试:
如怀疑患上流感,病情征持续或恶化,应尽快求诊,并可于医院或私家诊所进行流感快速测试,一般15分钟内可知道结果,医生随即会按病情需要而提供合适的处方药物及治疗。
万一患上流感,有什么需要注意?
- 若出现流感病征,切勿上班或上学。
- 患者尽量与其他家人隔离,慎防交差感染。
- 抗病毒剂能减轻病情和缩短患病时间,但必须经由医生处方才可服用。
**注意!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的药物,服用抗生素不能治愈流感或加快痊愈。
预防方法:
流感有机会引发严重疾病,而且传播途径不少,为了将感染机会减到最低,我们应该:
1.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留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 保持均衡饮食、恒常运动及充足休息,远离烟酒。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经常使用枧液和清水洁手,特别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或触摸扶手、门把等公共设施后。当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用含70% – 80%的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亦为有效方法。
- 在流感高峰期,避免前往人多挤迫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众地方;高危人士在这些地方逗留时可考虑佩戴外科口罩。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其后应彻底洗手。将染污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 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病征,外出时应佩戴外科口罩。
2.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 疫苗能安全和有效地预防季节性流感和其并发症。一般建议在每年秋天时份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后约两星期,体内便会产生足够抗体对抗流感。
- 由于流感病毒会不时变种,而人类对由此衍生的新病毒株抵抗力不足,导致流感广泛传播。因此,世卫(WHO)每年度会建议最新流感季节应采用的流感疫苗组合。
建议优先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人士:
- 孕妇
- 6个月至11岁儿童
- 50岁或以上的人士
- 居于安老院舍的长者
- 居于残疾人士院舍的长期院友
- 有长期健康问题的人士,包括肥胖人士(体重指数BMI 达30或以上)、免疫力低人士
- 医护人员
- 家禽业从业员
- 从事养猪或屠宰猪只行业的人士
即使是健康人士亦有机会患上严重流感,为保障个人及家人健康,不同类别的人士应向家庭医生查询有关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详情。
写一个评论: